诚信为本
诚信为本

四川构建多元共治消防安全新格局 ——解读新修订的《四川省消防条例》

更新时间:2024-11-04 15:19:00

  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修订的《四川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近年来,随着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消防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风险、新问题、新挑战,《条例》修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条例》修订工作历经多次专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家座谈、课题研讨等专题会议,充分借鉴外省立法经验,反复修改完善。

  《条例》为何要修订?有哪些新变化?对消防安全工作有什么影响?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为何要修订?

  成都消防工程《条例》自2011年修订施行以来,为依法推动我省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有效增强城乡火灾抗御能力、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两次修订,国家和四川省层面先后出台了有关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等政策文件,消防工作管理体制和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消防力量,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

  有哪些新变化?

  《条例》共8章76条,包括总则、消防安全责任、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八项内容。

  《条例》严格遵循上位法的有关规定,立足四川省情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秉持依法治省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原则。在法定权限内,《条例》重点在构建消防安全治理格局、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压实消防监督管理责任等方面破题攻关,是加快推进我省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依法保障社会公共消防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

  《条例》注重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和探索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我省消防工作实际。

  亮点一:全方位织牢消防安全责任网,构建多元共治消防工作格局

  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压实各方责任,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织牢消防安全责任网,需要纲举目张、自上而下、层层明确各方责任。《条例》明确,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具体而言,《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消防安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和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消防工作目标,将相关部门消防安全履职尽责情况纳入年度部门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条例》明确了消防、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行业、系统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条例》还明确了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物业服务人工作职责、个人消防安全义务以及行业协会自律规范作用。

  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牵动着千家万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建共治共享。《条例》创设性地提出三个常态化工作机制,即常态化火灾防范协同机制、常态化消防公益培训服务机制和常态化专业协作机制。

  具体而言,《条例》规定,政府应当组织消防救援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常态化火灾防范协同机制,积极应用技防、物防措施,开展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消防救援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常态化消防公益培训服务机制,通过开放消防救援站、设立基层消防宣传教育站点等方式,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能力;消防救援部门应当与供电、供气等行业单位建立完善常态化专业协作机制,探索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风险提示、隐患排查等工作。

  三个常态化工作机制,是对四川消防工作有效做法和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通过统筹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加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的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工作格局。

   成都消防工程,秉承“严格管理、规范施工、优质服务”的主体要求,建立由从事消防专业施工多年的人员组成的专业施工队伍,并成立质量安全控制部,从技术上严把质量关、从安全管理上严防事故发生。现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从工程维保、施工、检测上均有专业的施工机具设备、质量自检设备等;公司主营:成都消防安装、成都消防验收。欢迎各界朋友来电详询合作。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