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生死竞速 吉林省公安消防部队6·3事故抢险救援纪实
生死竞速 吉林省公安消防部队6·3事故抢险救援纪实
更新时间:2013-06-07 15:12:27
2013年6月3日6时30分57秒,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队接到报警,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102国道旁的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事故,有人员被困。
距离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49公里的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队立即出动8台消防器材车40名官兵赶赴现场。
7时03分,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正在赶赴途中的德惠大队报告后,立即调集临近3个中队及特勤一中队的16台消防车赶赴现场,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继续增派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增援。
省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先后调集吉林、四平和辽源等三个支队和总队培训基地汽训队人员进行增援。
113台消防车、800名官兵,把救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与时间展开了一场生死竞速。
紧急救人不离不弃
辖区中队到达现场时,发现厂房的玻璃全部破碎,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液氨泄漏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存在遇火源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
先期到场的消防官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一边利用水枪射流对泄漏氨气进行稀释、扑救爆炸点周边火点、控制火势蔓延,为抢救人员创造条件、争取时间;一边派出官兵深入起火建筑内部进行侦察和搜救。消防官兵抓紧第一时间,在厂房生产车间和冷库车间共疏散出25名被困人员,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增援力量先后到场后,立即成立了现场作战指挥部,下设灭火组、搜救组、稀释组、关阀排险组等,对现场消防救援力量进行了重新分工,明确了作战任务。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指挥部把搜救被困人员作为第一紧急任务。
爆炸现场,火焰烘烤、浓烟熏呛、有毒气体侵害,整个钢结构建筑严重变形,随时有可能坍塌。指挥部将现场分成8个搜救区域,组成8个搜救组共计450余名消防官兵,深入爆炸起火建筑内部,争分夺秒地开展地毯式、不间断搜救排查,搜救出2名被困人员。
当晚,省公安消防总队从全省再调集260名官兵和5条搜救犬,加大搜救力度,不放弃每一个角落,不放弃每一线希望,不放弃每一条生命。经过6次“地毯式”搜救、3次“移物式”搜救、1次“清理式”搜救,现场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共疏散和抢救出27名被困人员,搜出遇难人员120名(其中1人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关阀排险十万火急
位于事故现场下风方向的制冷车间共有13个液氨储罐,其中3个高压罐、10个低压罐。事故当日,低压罐现场压力为0.6兆帕,高压罐现场压力为0.8兆帕,总储量约为110立方米(含制冷管道内20余立方米)。爆炸发生的巨大威力导致制冷车间内一个储罐的输转泵因反冲击力作用发生泄漏。
泄漏的氨气聚集在制冷车间内,久聚不散,一旦达到15%至30.2%的爆炸极限,很容易发生二次爆炸。人吸入一定浓度的氨气,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剧烈的肺水肿和窒息,可在半小时内致死,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在搜救被困人员的同时,现场作战指挥部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不间断详细侦察,利用侦检仪器进行检测。通过侦察和检测发现,液氨泄漏严重,情况异常严重。
现场指挥部立即部署力量,在侧下风方向堵截火势蔓延,并采取关阀断料、喷雾稀释降毒等措施,控制制冷车间内部的液氨泄漏,在制冷车间上风和侧风方向部署了4支多功能水枪,不间断向车间内部进行喷雾射水保护,设置了2台水驱动排烟机进行机械驱散和稀释降毒,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孙军和战士王洪伟身着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带领关阀排险组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先后4次进入制冷车间实施关阀排险,仅用1个小时时间就摸清了情况,关闭了阀门,排除了继续泄漏危险。
全力灭火刻不容缓
生产车间爆炸导致现场出现大面积燃烧,烟气浓重,并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为了给人员搜救创造有利条件,现场指挥员在组织人员搜救的同时,派出力量全力控制火势蔓延。
11时许,现场火势成功扑灭。
全省公安消防官兵在面对连环爆炸、氨气大量泄漏、有大量人员被困和火灾迅速蔓延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思想,全力营救被困人员,组织作战力量一边救人,一边稀释有毒气体,堵截火势,冷却防爆,为救人开辟通道,创造有利条件,有效处置了这起灾害事故。
更多内容:http://www.hongfengxf.com;电信座机:028-83119630;联系电话:13550077119;QQ: 2567434348